18岁禁看_国产丝袜美女福利视频_一本大道卡一卡二卡三视频_两个女人互舔

·當前位置: 首 頁 > 新聞中心 > 環境熱點環境熱點

近年來發展中存無序競爭,環保產業何時能成經濟“臺柱子”

發布者:管理員   發布時間:2018-10-19   來源: 廣西華都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   瀏覽次數:10275   

在很多人眼里,環保產業很熱、很重要,肯定是國家的支柱產業。然而,在去年的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,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政策專家駱建華的一席話,卻折射了目前中國環保產業的尷尬地位。

駱建華說:“我想,區別支柱產業和非支柱產業,有一個很簡單的標志:文總(啟迪桑德董事長文一波,環保產業領軍人物)到這兒來,大家知道他叫文一波,出了這個門人們就不知道了;但如果是王健林,他只要走到大街上,誰都知道他是王健林。所以,有一天‘文一波’變成了‘王健林’,可能環保產業就變成支柱性產業了。”

這幾年,大氣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同時打響,環保產業的機遇可謂千載難逢,但現實情況還難以讓業界歡呼雀躍。環保產業界有影響的專家、企業家紛紛為產業未來發展把脈,為環保產業早日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支招。


年產業規模1.5萬億元,

缺乏龍頭企業使“支柱地位”打折扣


2013年,國務院發布《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》,提出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。前年兩會上,李克強總理指出:“我國節能環保市場潛力巨大,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。”

什么叫支柱產業?一種觀點是,產業產值達到GDP的2%,就可以作為支柱產業;另一種說法是,產業產值要達到GDP的5%。2016年,我國GDP突破74萬億元,按照2%計算,支柱產業年產值至少應該在1.5萬億元左右。

2016年9月,國家發改委發布《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》,提出要推進“綠色環保產業不斷增長,產值年均增長15%以上。到2020年,環保產業產值超過2.8萬億元”。以2.8萬億這個數字回推,2016年我國環保產業產值應該已經接近1.5萬億元,夠得上“支柱產業”。

不過,在產業總產值之外,看一個產業是否足夠壯大,還要看產業中單個企業的產值。龍頭企業對整個產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帶動和影響作用是巨大的。國家發改委在上述《意見》中明確,到2020年,要“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”。從前年的情況看,城投控股、光大國際、億利潔能、三聚環保、啟迪桑德等業內知名的上市公司,還沒有一家產值能夠達到百億規模,72家知名環保公司總營收只有不到1700億元。而同期,世界五百強企業、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的營收已達239億歐元,相當于1800億元人民幣。

駱建華表示,當前,環保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,比如企業的規模偏小,產業集中度不夠;行業技術儲備不夠;人才不足。這些問題束縛著產業發展的步伐。龍頭企業缺乏,使環保產業的支柱產業地位打了折扣。


政策依賴性強、市場秩序不健全

產業健康發展呼喚政策扶持與有序競爭


近年來,全國各地都在大規模地開展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,努力提升環境質量,環保產業趕上了最好的發展時機。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測算,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社會環保投資將達到17萬億元,是“十二五”期間的3倍以上,環保產業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。

然而,環保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,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
環保產業最大的特點是投資大、回報周期長,對其社會效益的要求比經濟效益更高,因此環保產業對政策依賴性極強。

“在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,節能環保行業理應成為國家綠色發展的支柱。”瀚藍環境總裁金鐸認為,環保產業為政策驅動型,因此,促進產業發展的動力來自兩個方面。首先,必須通過提高環保標準和嚴格執法,倒逼出環保產業的市場空間。其次,在“倒逼”的同時,對節能環保方面表現優異的企業,政府要給予優惠,這樣才能促進整個生產環節的綠色化。

近年來,環保產業發展中出現了一些無序現象。低價競爭導致企業利潤率大幅下降,進而在治理環節偷工減料,不少環境治理企業甚至淪為集中排污地,令公眾極端憤慨。已在業內摸爬滾打了近30年的金州環境集團董事長蔣超對此頗為感慨,他認為,國內環保產業競爭的無序,既損害了環保企業本身的利益,也損害了公眾利益。

對此,金鐸認為,從目前情況看,我國的政策環境還不完備,市場秩序不夠健全,無論是公平的競爭體系,還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,都有待完善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企業大規模投入技術創新的意愿不強,導致企業長期發展動力不足。因此,要想讓中國環保企業成為“威立雅”或者是“蘇伊士”,還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相關政策支持和系統性規劃的力度。

環保企業如何借助國家戰略做大做強?錦江環境董事長王元珞介紹,自己的企業一方面緊貼國內需求,同時,跟隨國家“一帶一路”戰略,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。“中國環保產業發展一路走過來,摸爬滾打,積累了很多商業模式,企業也能面對嚴格的環境標準,這都讓我們具備走出去的能力和條件。”


環保產業需要向上游延伸,

從污染治理行業變成真正意義上的環境產業


“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,還不敢說環保產業是支柱型的,目前對產業作用的評判可能高了一點。”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是業內著名專家,他的判斷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。他表示,按照預判,我國大面積傳統型的污染問題有可能到2030年前后解決。這些年還有很大的治理空間,也就是傳統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。但是,環保產業若要成為一個支柱產業,就需要向上游延伸,將環保產業從污染治理行業變成環境產業。吳舜澤的言外之意,就是說目前單一的污染治理行業只能算環境產業的一部分,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“支柱”,絕不是一個污染治理行業可以擔負得起的。因此,行業必須向縱深發展,覆蓋更廣泛的環境相關產業范圍。

那么,如何成為支柱產業?吳舜澤給出了融合、作為、創新、做強4點建議:

——環保產業一定要從末端治理向前端走,向綠色產業走,往綠色產品、消費型產品這樣的方向走,不僅發展空間大,也是產業“支柱化”的方向。

——目前環保產業還是政策驅動型市場,但如果一個產業是政策驅動,那永遠成不了支柱產業。所以,產業發展還要靠企業家有所作為。

——環保產業自身回報價值很難建立,沒有新的模式、新的技術,產業很難獲得更大收益。

——沒有強的企業,就談不上支柱產業。如果產業老怕資本這一“野蠻人”敲門,這個產業肯定是不成熟的。將資本與企業現有實力整合成一個有機主體,是成為一個強大企業的必經之路。

“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融合、作為、創新、做強,我相信這個行業肯定會成為支柱產業。”吳舜澤表示。

網站首頁  |  法律聲明  |  聯系我們

廣西華都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桂ICP備13003759號-2 技術支持: 廣西共振廣告